一、准备工作
性能测试是在什么阶段进行的?一般情况下,只有当被测系统完成功能测试且系统趋于稳定时,才会进行性能测试。
1.组建测试团队
根据被测系统的实际情况,组建性能测试团队,包括开发人员、运维人员、DBA和测试人员。
2.性能需求调查
一般情况下,性能需求研究由性能测试人员进行,产品经理、开发人员以及操作和维护人员合作。
调查系统在线环境的性能要求,包括性能要求、可靠性要求、可维护性要求等。
调查系统相关信息,如硬件参数配置、系统架构和部署模式等。
调查业务场景信息,如关键业务逻辑和处理流程、交易列表、交易量信息、业务分布规律等。
3.工具的选择
考虑到系统设计、工具成本和测试团队的技能,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。
压力测量工具:JMeter、LoadRunner、Hocust等。
监视工具:nmon、Lepus、jvisualvm、Prometheus、grafana等。
二、性能测试计划
1.分析性能测试背景
根据对项目背景和业务的了解,确定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解决的问题点。常见情况如下:
对于新系统,有必要测试系统的承载能力。
由于运行系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,有必要确定性能瓶颈。
新业务已经增加,需要重新评估系统的可承受性。
系统架构已经调整,需要重新评估系统的可承受性。
2.分析用户场景
通过对系统业务、用户活动时间、访问频率、场景交互等方面的分析,梳理业务场景,为测试脚本开发提供依据。
3.确定绩效目标
为特定业务功能点设置所需的性能目标。其中,我们需要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,结合当前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数据,确定我们需要达到的最终响应时间和系统资源利用目标。
4.制定性能测试实施计划
根据项目组的时间安排,计划本次性能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时间、参与者、输出等。
三、性能测试设计
1.测试环境设计
不同的软硬件配置将限制系统的整体性能,因此需要部署多个不同的测试环境,在不同的硬件配置上检查应用系统的性能,并对系统在不同配置下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,得出最优结果。需要重点关注数据库服务器、应用服务器和软件运行环境。
2.测试场景设计
根据被测系统的业务特点,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以往用户的操作习惯,确定用户的操作习惯模式,以及不同场景下的用户数量、操作次数、测试指标、性能监控等。
3.测试用例设计
根据设计的测试场景编写测试用例。用例的核心内容包括:用例编号、用例标题、前提条件、操作步骤、测试数据、预期结果、实际结果等。
4.编写测试脚本
根据测试用例和选择的工具准备测试数据并编写测试脚本。
四、性能测试执行
1.部署测试环境
通常,操作和维护人员或开发人员部署环境并协调资源。
2.执行测试脚本
在部署的测试环境中,根据业务场景和测试用例按顺序执行我们设计的测试脚本。
3.性能监测和记录
根据选用的测试工具和监测工具,对试压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。
五、性能测试分析
分析硬件设备在不同测试环境下的性能指标,并将其与预期性能指标进行比较,以确定它们是否满足我们需要的结果。分析未能达到预期指标的具体瓶颈点。
分析应用服务器、数据库服务器、中间件等组件在不同测试环境下的性能指标。
在性能测试期间,可能会发现一些功能缺陷或缺陷,以及需要优化的区域。
六、性能测试调整
确定问题:根据性能分析结果确定存在的性能问题。
分析问题:根据确定的问题,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。
确定调整目标和解决方案。
测试方案:再次测试优化后的系统。
分析调整结果:分析调整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目标。
七、业绩摘要和报告
总结性能测试的过程和结果
准备性能测试报告
以上内容就是标准的性能测试过程介绍,如果您对软件测试方面有兴趣可以咨询右下角无锡达内教育客服